[新頭殼newtalk] 最近看了改編自作家吳曉樂同名小說的公視新戲-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,其中一個故事《茉莉的最後一天》,講述了美國名校碩士畢業的茉莉媽媽,為了孩子成了全職的家庭主婦,全心全意扶養孩子長大,但就讀第一志願的茉莉,某一天卻自殺死了……在臨床工作中,見過不少像茉莉一樣的孩子,當興趣或選擇不被父母支持時,寧可選擇放棄,努力符合父母的期待,讓自己成為父母心目中理想的樣子,以為只要完全照著父母的話去做,就可以獲得「愛」;但長期壓抑自我、討好父母的情況下,有一天可能會覺得總是為別人而活,人生失去意義。站在父母的角度,父母會不斷控制孩子的選擇、責備孩子,多半是出自於好意,單方面站在為孩子好的立場,認為透過這樣的方式,可以幫助孩子做出更正確的選擇或是導回正途,甚至很多家長認為,他只是年輕還不懂事,我現在這樣要求他,他以後會感謝我;但是很多家長忽略了,那些指責、控制和要求對孩子所造成的傷害。有的孩子因為父母說:「你選這個科系未來沒出息,找工作很困難」,而放棄了自己的選擇,後來讀了一個完全沒興趣的科系,越讀越痛苦,就算勉強畢業了,出社會後仍然失去自我,不知道自己該做什麼。有的孩子因為父母說:「我花那麼多錢讓你補習,你成績怎麼還那麼差」,開始缺乏自信,覺得自己很沒用、是家人的負擔。有的孩子因為父母說:「我為了養你犧牲很多,你一定要照著我的話去做」,便開始完全聽從父母的意見,但也逐漸覺得人生沒有意義,失去自我。因此,建議父母在責備和要求孩子之前,可以先想一想以下幾個問題:一.我對孩子的要求是否過高?是否已超過孩子能力所及?二.我有沒有注意到孩子所付出的努力,並給予適當的肯定三.我有沒有好好了解孩子的想法、理解孩子犯錯的原因?四.我對孩子的要求和期待,是為了孩子好?還是滿足我自己?五.如果我是孩子,我為什麼要配合父母的要求?六.在責備孩子的時候,我是否有太多情緒化的字眼,可能傷害到孩子?當父母願意多了解孩子的需要、多傾聽孩子的聲音時,孩子同時也更能感受到父母的關愛,更願意表達自己的想法,而建立更良好的親子溝通與關係。 作者:劉又綺/輔仁大學附設醫院精神科臨床心理師(本專欄由新頭殼與台北市臨床心理師公會共同合作)
- Nov 18 Sun 2018 05:08
金馬影人發言涉政治 李安:請大家給電影人尊重
留言列表